開發近零溫漂高Q微波介質陶瓷材料,在介質濾波器核心微波陶瓷材料領域, 0-150介電常數微波陶瓷材料要求達到高Q值、頻率溫度系數低于2 ppm/℃,實現近零溫漂。
金精礦制樣與分析方法的研究,梁志偉,山東國大黃金股份有限公司,金精礦的取制樣和分析方法較多,但是應用條件和適用范圍不一,應根據樣品的性質和含量的不同及要求,選擇不同的方法,期待廣大測試人員能夠開發出滿足生產需要、更加簡單快速、準確度高、無污染的新技術、新方法。 期待未來,依靠人工智能技術在取制樣、檢測領域實現無人化、數字化技術應用,為企業、為國家發展更好的發揮作用!
楊洪英,東北大學冶金學院生物冶金課題組負責人,(1)擔任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2)全國優秀博士論文評委;(3)連續擔任第五、六屆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一級學會);(4)連續擔任第二、三、四屆貴金屬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二級學會);(5)《貴金屬》學術期刊編委;(6)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工藝礦物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二級學會)。
礦物中砷量分析方法探討,蘇廣東,國家金銀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1、復雜礦產中,重點關注容量法的干擾。3、高品位砷量分析方法的選擇,考慮分析化驗成本,著重選擇容量法和ICP-AES法。3、痕量分析,AFS法和ICP-MS法。4、砷含量低于0.35%,也可考慮DDTC-Ag法。
于明明,江西理工大學,中國稀土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濕法冶金》、《礦產綜合利用》、《有色金屬(選礦部分)》青年編委。
礦產品樣品制備要點與難點分析,李朋,北礦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樣品制備是取樣和檢測之間連接的紐帶,樣品的制備質量是影響試驗結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樣品不能滿足測試要求,即使其他條件再好,測試所得到的結果仍是失真的。 保證縮分的樣品代表性(均勻性、樣品量);保證樣品的最終粒度符合要求;保證測試之前的樣品能夠充分混勻;稱取測試樣同樣是一個縮分的過程,所以在稱樣之前樣品必須要混勻,此步驟最好在制樣步驟進行。
郝福來,長春黃金研究院選冶所所長,碩士,正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金礦石選冶工藝技術開發,曾承擔國家973項目微生物冶金強化研究、國家十二五課題(難采選金礦高效回收技術及示范)子專題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從事氰化浸出替代工藝技術開發。多年來曾先后獲得中國黃金協會科學技術特等獎兩項,一等獎三項,二等獎七項,此外還獲得中國鋁業杯青年創新獎一項。
復雜高鉛樣品中鉛的分析方法研究,范麗新,1北礦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影響鉛測定的幾種常見干擾元素;3.影響鉛測定準確性和穩定性的因素;4.復雜樣品的解決
謝春乾,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碩士,高級工程師。首鋼技術研究院主任研究員,從事汽車用冷軋高強鋼產品研發與應用技術研究。發表論文13篇,申請專利15項。參與國標、團標制修訂3項。
電位滴定儀在有色金屬分析的應用,龔雁,瑞士萬通 ,將一種濃度準確已知的試劑溶液(又稱標準溶液、滴定液)滴加到待測物質的溶液中,直到所滴加的試劑與待測物質按化學計量關系定量反應為止,然后根據試劑溶液的濃度和體積,通過定量關系計算待測物質合量的分析方法。
王曉東,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電子顯微學會理事,上海市電子顯微學會理事。長期從事先進高強鋼的設計、強韌化機理研究及產品開發。在Nature Communication, Science Advance, Acta Material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 Scripta Materiali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80余篇,累計SCI他引2000余次;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
尾礦綜合利用技術及典型案例分析,萬斯,湖南有色金屬研究院,尾礦是多種微量金屬礦物和大量非金屬礦物的集合體,有著二次資源環境污染的雙重特性。通過一定的選礦工藝,從尾礦中可回收金屬和非金屬礦物,是提高尾礦經濟價值的有效途徑。根據尾礦特點,合理開發和利用尾礦,能最終實現無尾生產和礦區復墾。
粉末冶金研究院業務辦主任,博士生導師,湖南省分析測試協會電鏡和失效兩個專業委員會的委員。致力于鋁合金的多尺度微結構研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cta Materialia、Scripta Materialia等SCI期刊發表50余篇論文,獲專利3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青年、國際合作項目各1項和重點研發子課題1項。
閃速熔煉和富氧側吹熔煉煙氣處理工藝的對比分析,胡俊,中國瑞林,《銅冶煉行業規范條件》規定應采用生產效率高、工藝先進、能耗低、環保達標、資源綜合利用效果好、安全可靠的閃速熔煉或富氧強化熔池熔煉等先進工藝(如旋浮銅熔煉、富氧底吹、富氧側吹、富氧頂吹、白銀爐熔煉等工藝),不得采用國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設備和工藝。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輕合金精密成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博導。博士畢業于大阪大學接合科學研究所,上海市浦江人才。 主要從事氫致變色功能薄膜及器件、攪拌摩擦焊接及增材、鎂材料組織性能調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某含泥微細粒銅礦浮選試驗研究及機理分析,昆明理工大學,崔毅琦,(1)云南某銅鉬礦主要含有價元素為Cu、Mo,其品位分別為0.396%、0.007%。其中的銅、鉬主要以硫化礦的形式存在,相對好選,但是礦石中有大量細泥和微細粒級銅存在,導致礦石選別指標不理想。(2)組合捕收劑CY-1具有較好的浮選性能,采用CY-1作為捕收劑,經過一粗三掃兩精的工藝流程,精礦中Cu品位升高了0.19%,回收率增加了4.36個百分點。回收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組合捕收劑對于微細粒級的銅有更好的回收效果。
周向陽 中南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ISE、TMS與ACS會員,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以及無機鹽學科學術帶頭人,《化學工程與技術》等雜質編委。近年來一直圍繞石墨精深加工、鋰/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低成本制備、廢舊電池回收以及碳酸鋰提取等方面開展研究,突破了高倍率/高容量負極(4-6C/>355mAh/g)、長循環負極(>15000圈)、超低溫負極(<-40℃)、高性價比負極材料、廢舊電池高效清潔回收以及鋰渣無害化與資源化等方面的關鍵技術。發表高水平論文100余篇,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00余項,其中18項實現成果轉化;
該金礦位于青海省海西州,距格爾木市約 110 千米,距離都蘭縣 270 千米,由礦區柏油路7公里銜接至 G109 國道和 G6 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礦區海拔在3100-3700米,周邊無牧區、居民區,全礦區通水、通電、通路、通網絡,有利于機械化施工,開采條件便利。該礦現已正常生產經營15年,各類證照齊全、設施完備。
難選冶復雜金精礦焙渣預處理提高金浸取率和鐵綜合利用項目可行性分析,李登新,東華大學,1、原料焙燒渣經過強化溶解后,體積大大減小,氧化鐵等氧化物的溶解使金、銀貴金屬暴露了出來,為后續氰化浸金、銀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這對降低氰化浸金、銀的能耗和成本、提高金、銀的生產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
?李雪,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有色金屬優秀青年科技獎獲得者,云南省首批“興滇英才支持計劃”入選者,云南省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015年于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2015年至今在昆明理工大學冶金與能源學院從事研究工作。
高效氣態膜法廢水脫氨過程在濕法冶金行業的應用案例分析,秦英杰,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氣態膜法廢水脫氨技術高效、節能、無二次污染既可作為某些廢水處理的“開路先鋒”,也可作為 “殿后部隊”,應用于多種行業氨氮廢水處理。
鐘素娟,研究員,博導,現任新型釬焊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中央企業勞動模范、中原學者和機械工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專注先進焊接技術和關鍵焊接材料研發,主持、參與完成863、重點研發、國際合作等科研項目26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特/一等獎11項;起草國標5項、團標26項;發表SCI/EI論文132篇;以第一發明人授權發明專利23件,外國專利6件。
中國區域碳排放影響因素及其空間溢出效應分析,查道中,淮北師范大學,(1)探索建立綠色低碳社會的長效機制;(2)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分配體系效率,從制度供給處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3)研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倒逼機制,以實現目標為強有力約束,探索低碳減排的改革途徑。;(4)產業結構升級與產業集群相結合。;(5)擴大對外開放水平,借助市場開放的“鯰魚效應”激發我國制造業的活力、促進產業技術升級。
王磊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江蘇省雙創博士,中國焊接學會機器人與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委員,《焊接學報》青年編委。2018年6月博士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博士期間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聯合培養1年,在新加坡制造技術研究院從事博士后研究1年。主要從事激光焊接與再制造等研究,承擔國家重要飛行器的預研工作。
該礦權隸屬湖南省常寧市民營礦業公司,采礦權,有效期至2026年5月。開采方式為露天開采,生產規模15萬噸/年,開采標高為205~0m。 礦區范圍內無其它礦權設置,無礦權糾紛。
釩鈦磁鐵礦中釩、鈦元素現有標準分析方法近況,周西林,重慶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4.1 GB/T 6730.76-2017不能測定鈦,釩的分析不能滿足釩鈦磁鐵礦分析要求,建議下次修訂該標準方法的時候,增加鈦的分析,擴展釩的分析上限。4.2 GB/T 6730.62-2005不能測定釩,樣品處理采用的是玻璃熔融法。建議下次修訂標準時候:增加釩的分析,適當的擴展鈦的分析上限,樣品處理方法增加高壓壓片法。4.3 如果上述兩者修訂實施有點困難,建議釩鈦標準委會的專家能否組織人員單獨制定一個釩鈦磁鐵礦的系列標準分析方法。
主要研究方向:關于3003動力電池殼高頻感應焊接的力學性能的研究。
歐波同鋰電池顯微分析解決方案,卞鵬舉,歐波同集團,鋰離子電池在空氣中不穩定,通過可拆卸的惰性氣體保護樣品桿可以實現在Apreo 2電鏡和手套箱之間的樣品轉移,保證在手套箱內拆解的電池極片樣品能在電鏡中觀察到新鮮原始形貌。
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陳輝院長團隊副研究員、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博士后,入選博士后創新研究崗位、西南交大青苗學者,長期致力于高功率激光-電弧復合焊接與增材制造研究,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后基金等縱向和企業橫向課題10余項,發表SCI論文30余篇(一作22篇、通訊4篇)。
求購二手帶式燒結機,要求:9成新以上,能正常運行,規格24平方。
動力電池循環利用技術剖析與數據分析,河南巨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巨鋒,巨峰公司歷經二十余年的研發,在動力電池、生活垃圾、填埋垃圾、工業垃圾、城市污泥、垃圾無氧裂解、垃圾焚燒爐渣、廢家電廢汽車、工業選礦等分選和再利用領域有著先進的專利技術,公司專利70余項,巨鋒為他單位個人設計專利40余項。)。在2018年協同華中科技大學和湖北欣新藍共同研發的垃圾分選再利用技術已被國家納入十三五重大科技專項,且在武漢連建4個垃圾處理國家科技示范項目為加大全國推廣,開拓國際市場打造國際品牌,實現戰略自標尋求合作方。
馬超,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學院博士,師從占小紅教授(國家重大人才工程計劃入選者),主要從事航空航天輕合金新型激光焊接技術與自適應焊接方面的研究。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1篇。
河南振東礦山設備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原腹地豫北明珠之稱的新鄉市小店國家級工業園區。京珠高速新鄉出口往東三公里即可到達,長濟高速小店兒出口五公里內到達。旁邊配套企業齊全,交通便利。公司由一批長期從業于礦山機械銷售,研發生產,一線礦山機械使用人員一起成立。旨在提高礦山開采業主用上新穎,高效,節能環保的礦山設備。 我們以飽滿的熱情歡迎全國各地朋友參觀交流學習。
三元前驅體中金屬異物的測試分析方法探討,蘭州金通儲能動力新材料有限公司,陳小兵,三種方法各有優勢,在不同情況下采用不同方法:? 從檢測效率看:H-XRF異物個數測試方法能很快得出數據結果,檢測效率高;? 從檢測成本看:潔凈度儀測試方法所需成本最低,易推廣采用;? 從檢測效果看:電鏡-能譜聯用測試方法能最真實有效反應金屬異物大小和元素成分,有利于異物來源調查分析。
駱順存,現任蘇州大學助理研究員,江蘇省“雙創博士”人才。主要從事鋁合金低缺陷高強韌高服役焊接及焊接變形控制技術研究。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10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0項,授權2項。現主持省部級項目和產學研合作課題各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1項、蘇州市基礎研究計劃項目1項等。
北京徠達泰科科技有限公司(LADARTeK),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從事激光雷達銷售及提供三維數據技術服務的高科技公司。公司銷售國內外多種三維激光雷達系列產品,包括:長距離三維激光掃描儀,英國GeoSLAM公司移動式三維激光掃描系統、美國Ouster公司多線激光雷達以及鉆孔式地下空區三維激光掃描系統、雷達物位計等設備,同時,徠達泰科還是大疆無人機行業合作伙伴。
四川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中心,張云,磷酸鐵鋰的產業化與回收前景分析,1.儲能與動力電池發展的必要性;2.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優勢;3.磷酸鐵鋰材料的回收;4.全組分資源化回收方式
長期從事離子型稀土資源提取和高值利用方面的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課題8項,其他項目近10項。先后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江西省“雙千計劃”、江西省青年井岡學者等; 擔任江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中國稀土學會稀土化學和濕法冶金專業委員會委員、是IJMMM、中國稀土學報(中英文版)、中國有色金屬學報(中英文版)、稀有金屬等7個高水平期刊青年編委。至今,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Hydrometallurgy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2篇,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
供應河北保定二手1320礦山設備1臺,成色7成新,供應價格電議或面議。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溫利剛,礦物自動定量分析系統及在選礦中的應用,工藝礦物學主要研究與選礦工藝有關的礦物學問題,是指導礦物加工利用的一項基礎性工作,被稱為“選礦工程師的眼睛”。 我國大宗礦產資源缺乏,資源稟賦狀況差,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普遍存在資源利用率不高、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效率、降低污染和開采損耗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科學難題,這對工藝礦物學測試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劉三平,主要從事銅、鉛、鋅、鎳、鈷等有色金屬冶煉和綜合回收等工藝研究和工程咨詢設計工作,自2001年參加工作以來承擔了多項國家科技項目,主持完成多項企業重大技術開發和工程設計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等, 共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一等獎2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0多項,發表各種科技期刊論文50余篇。
北京工業大學,閆鵬飛,鈷酸鋰失效機理的電子顯微學分析,價態變化:引起離子活性變化,在表面界面處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成分改變:晶體結構的熱力學不穩定,發生相變。晶格畸變:引起材料體積改變,引入應力應變,發生力學失穩。
王園園,大連理工大學物理學院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畢業于東北大學材料學專業。主要從事核材料輻照微結構演化與力熱性能、高性能金屬材料微觀力學行為研究。采用多種計算方法揭示材料“成分-組織-性能”之間的內稟關系。在國際主流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獲批多項計算軟件著作權,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級或企業委托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