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滬銅市場迎來了一波強勢運行,盤中突破了80000元/噸的關口,觸及81050元/噸,刷新了近18年來的新高。銅作為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其價格的變動常常被視為宏觀經濟和全球市場走勢的晴雨表。今年以來,銅價一直呈現出持續走強的趨勢。尤其是在進入3月份之后,銅價開始強勢上漲,并且走出了一輪快速而流暢的上漲行情。這主要得益于全球經濟的復蘇以及供應緊張的局面。
影響銅價走勢的關鍵因素之一是供需關系。當前供應端有多個擾動事件。
4月,全球最大銅供應商智利國家銅業Codelco的銅產量出現下滑。這主要因其3月發生礦場事故,旗下的Radomiro Tomic礦場暫停了大部分采礦活動,產量跌至20年來新低。預計該礦場到5月上旬才能逐步恢復正常運營。
4月16日,淡水河谷公司表示,巴西一家地方法院再次暫停了旗下Sossego銅礦的運營許可。該礦去年銅產量66800噸,是淡水河谷的第二大銅礦。
據我的鋼鐵4月18日消息,全球重要的銅礦出產國——贊比亞因持續干旱導致輪流停電,贊比亞國家電力公司表示,計劃要求礦業公司削減高達五分之一的用電需求。贊比亞國家電力公司已向一些礦山發出不可抗力的通知,“這可能會給緊縮的銅市場帶來額外壓力。”
此外,此前第一量子巨型Cobre Panama銅礦被巴拿馬政府命令停止運營,該礦企銅產量占全球1.5%;英美資源集團宣布將削減其南美旗艦銅業務的產量等。
隨著全球礦產資源的逐漸消耗和開采難度的增加,高品質銅礦山的數量正在不斷減少,這使得冶煉端在增產方面面臨諸多困。
總之,銅價持續走強,全球經濟復蘇和供應緊張是主要原因,而投資者的樂觀情緒也進一步推動了銅價的上漲。銅價上漲雖帶來了一定的機遇,但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和挑戰。在評論銅價走勢時,我們需要基于充分的信息和客觀的分析作出判斷,以更好地指導市場參與者和投資者進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