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設備采用高靈敏度電磁傳感器陣列(分辨率≤1mm),通過非接觸式掃描輸送帶內部鋼繩芯結構。當輸送帶運行時,傳感器發射交變磁場,鋼繩芯的金屬材質因電磁感應產生渦流信號;若鋼繩芯存在斷絲、銹蝕或接頭松動,其電磁特性發生突變,導致傳感器接收信號的幅值、相位及頻率異常。系統通過多通道數據采集卡同步記錄信號變化,結合深度學習算法(CNN卷積神經網絡)對信號特征進行分類識別,生成鋼繩芯損傷的熱力圖與三維模型,精準定位缺陷位置(誤差≤50mm)、量化損傷程度(斷絲率≥1%可報警),并預測剩余使用壽命。
應用范圍:
適用于各類鋼繩芯輸送帶的日常檢測與維護,包括煤礦主運巷道帶式輸送機、金屬礦斜井提升輸送帶、港口散貨裝卸輸送系統,以及水泥廠、電廠等長距離物料輸送場景。
產品技術參數:
檢測精度:斷絲識別率≥98%,接頭抽動檢測精度±2mm
掃描速度:最高支持8m/s帶速實時檢測,響應時間≤0.1秒
損傷定位:縱向誤差≤50mm,橫向誤差≤帶寬1%
數據存儲:支持10年歷史數據存儲,可追溯單根鋼繩芯全生命周期
報警閾值:斷絲率≥1%、接頭抽動≥5mm時自動報警
防護等級:IP67防塵防水,抗電磁干擾(EMC),工作溫度-30℃~60℃
接口兼容:支持Modbus、OPC UA協議,可接入礦山綜合自動化平臺
設備尺寸:主機1200mm×800mm×400mm,傳感器陣列長度≤3m
電源要求:AC 380V±10%,50Hz,功耗≤3kW
產品特點:
在線實時監測:無需停機檢測,24小時連續掃描,降低人工巡檢成本。
智能預警系統:基于損傷演化模型預測斷帶風險,提前30天預警重大隱患。
可視化分析平臺:生成鋼繩芯損傷熱力圖、三維模型及趨勢曲線,輔助決策。
高適應性設計:抗粉塵、防潮、耐高溫,適應煤礦井下惡劣環境。
低誤報率:AI算法過濾環境干擾,誤報率≤0.5%,減少無效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