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在倫敦礦業活動期間宣布首個關鍵礦產戰略,聚焦鉑族金屬、銅、錳和稀土等資源開發。戰略強調提升礦產附加值,計劃通過本土加工、物流投資和區域合作,重塑南非在全球礦產供應鏈中的地位。
巴西政府50億雷亞爾戰略礦產資助計劃首批名單公布,流星資源公司卡爾德拉稀土項目和維里迪斯礦業公司科羅蘇斯項目入選。資金將用于建設試驗工廠、分離加工設施及推進項目開發,強化巴西稀土供應鏈。
埃克里普斯金屬公司宣布,其位于格陵蘭的伊維赫圖特稀土礦床資源量大幅增長70倍,達8900萬噸礦石量,稀土氧化物總含量56.76萬噸,平均品位超0.65%,成為全球最高品位稀土礦床之一。
金力永磁近日宣布已獲得國家主管部門頒發的中重稀土相關物出口許可證,產品將出口至美國、歐洲及東南亞等地區。同時,公司在機器人領域與世界知名科技公司合作,開展電機轉子研發并實現小批量交付。
英洛華旗下浙江東陽東磁稀土有限公司計劃投資4.24億元建設年產5000噸燒結釹鐵硼擴產項目。該項目將顯著提升公司稀土永磁材料產能,增強市場競爭力,但實施過程中可能面臨政策及市場環境變化等風險。
寧波韻升近日宣布,其位于包頭的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智能制造項目首期5000噸產能已正式投產。該項目總投資規模達10.45億元,規劃總產能1.5萬噸,此次投產將顯著提升公司產能,強化市場競爭力。
盛和資源近日確認,公司已有稀土產品獲得兩用物質出口許可。該公司表示,所有出口業務均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規,并已完成必要的出口許可申報程序。
有研新材旗下有研稀土近日宣布,計劃通過產權交易所轉讓硫化鋰業務相關資產,包括專有技術及生產設備,掛牌底價不低于1.095億元。該批資產涉及固態電解質用硫化鋰材料生產技術,目前已建成噸級生產線并實現小批量銷售。
科恒股份近日回應投資者問詢時表示,其稀土功能材料業務主要涵蓋稀土儲氧材料及稀土發光材料兩大方向,分別應用于尾氣處理和照明領域。公司明確表示當前并未布局稀土永磁材料市場。
金龍稀土新材料(包頭)有限公司首期5000噸高性能釹鐵硼磁性材料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的投產標志著公司在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領域的生產能力邁上新臺階,為稀土產業的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項目投產儀式吸引了眾多政府和行業領導出席,展現了該項目在行業內的重大意義和影響力。
商務部近日表示,中國將持續優化稀土出口管理流程,在確保合規前提下加快審批進度。此舉旨在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同時促進國際貿易便利化。
6月19日,金龍稀土新材料(包頭)有限公司首期5000噸高性能釹鐵硼材料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采用先進生產工藝,重點布局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領域,標志著我國稀土產業鏈向高附加值環節加速延伸。
包頭稀土高新區依托《加快推動科技創新提質增效行動八條措施》等一系列政策,精心構建了“階梯式支持 + 全周期保障”的創新激勵機制。這種機制猶如一座堅實的橋梁,連接著企業的創新需求與政策支持。
內蒙古加速推進金屬材料產業技術革新,稀土耐高溫涂層等成果填補行業空白。包頭安德稀耐新材料公司研發的稀土改性陶粒可耐受1600℃高溫,壽命延長2-3倍,已建成兩條示范生產線。鄂爾多斯氫能裝備本地化取得突破,電解槽能耗降至4.3度/標方,推動綠氫產業自主化進程。
英國稀土企業Pensana近日與日本豐田通商簽署長期供應協議,將從其安哥拉Longonjo礦每年向后者供應最高2萬噸混合碳酸稀土。雙方還將合作開發可持續稀土供應鏈。
澳大利亞萊納斯稀土公司(Lynas Rare Earths)近期宣布,其位于馬來西亞的先進材料工廠成功生產出重稀土氧化鋱。這一成就不僅標志著該公司在重稀土生產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也意味著全球稀土供應鏈的多元化發展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本文將深入探討Lynas此次生產氧化鋱的背景、意義以及對未來稀土市場的影響。
該基地年處理10噸級稀土尾礦示范線與年處理噸級稀土廢料示范線已完成搭建與試驗驗證,將為稀土尾礦和廢料的綠色高效分離提供創新技術支撐,大幅提升稀土資源回收利用效率和產品附加值。
中國近期實施的稀土出口新規引發國際關注。作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中國通過法治化手段規范稀土開發與出口,旨在平衡資源保護與產業發展需求。新規要求全流程追溯稀土產品流向,同時推廣綠色開采技術,推動產業向高附加值轉型。這一舉措不僅有助于減少環境污染,也為全球稀土供應鏈提供了更穩定的預期。
印度政府已要求該國唯一的稀土礦商印度稀土公司(IREL)暫停出口,優先保障國內供應。此次調整涉及與日本的長期合作協議,或將影響全球稀土供應鏈布局。
英思特宣布將在包頭市投資6.5億元建設稀土永磁材料一體化應用項目,分兩期推進。該項目將完善公司在驅動電機、微特電機等領域的產業布局,提升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