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蚌埠市生態環境局對安徽國蘭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的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項目進行了審批前公示。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規劃建設1條儲能集裝箱生產線,并配套智能化倉儲系統和MES信息化溯源管理系統。項目建成后,將具備年產500臺儲能集裝箱以及年梯次利用5萬噸退役動力電池的能力,為安徽省新能源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同時推動退役動力電池的高效利用和環保處理。
納米零價鐵綠色制備技術; 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廢液處理現狀; 原位提取鈷磁選工藝研究; 實驗驗證與結果分析; 環保性能評價與資源化利用途徑; 總結與展望;
李蘭杰,博士,正高級工程師,現任河鋼材料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主要從事釩鈦鋼鐵低碳冶金與新材料研發及產業化工作。 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課題6項、河北省重點科技項目6項(含省杰青、省燕趙青年科學家項目);獲授權專利102件(發明專利80件);發表論文81篇;起草國家標準14項、團體標準1項。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項目、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獲河北省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勞動模范”等稱號;獲省部級科技一等獎4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項。
解決石墨負極廢料中有害雜質過多的問題,形成穩定的產業化碳素固廢提純技術。
一、研究背景; 二、退役鋰離子電池梯級利用技術; 三、退役鋰離子電池再資源化研究; 四、團隊相關成果;
陳柱,內蒙古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工程方向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稀土元素微合金化對 Al-Cu 合金顯微組織及性能的影響。
退役動力電池危害大卻價值高,在國家“雙碳”戰略指引下,將退役動力電池資源化回收處理,利在當下、功在千秋;本人從事廢物資源化研究已近十年,希望能將自己所學最大程度應用到國家的環保事業上。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西安交通大學學士與碩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博士學位、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資助研究員、德國洪堡學者、馬普金屬所訪問學者。 主要從事材料疲勞與斷裂研究及構件失效分析工作,在Nature、Science、Nature Mater.、Prog. Mater. Sci.、Adv. Mater.、Phys. Rev. Lett.、Acta Mater.等SCI刊物發表論文600余篇,2014-2023年連續10年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中國疲勞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國際材料強度委員會委員、國際金屬機械疲勞委員會委員、J. Mater. Sci. Tech.執行主編和金屬學報。
退役動力電池資源化回收關鍵技術及應用,時鵬輝,上海電力大學,退役動力電池危害大卻價值高,在國家“雙碳”戰略指引下,將退役動力電池資源化回收處理,利在當下、功在千秋;
李春林,主要從事EVI車身先期介入、EPI工藝先期介入以及材料服役性能研究。
出售二手礦山機械,反擊破,振動篩,圓錐機,錘破,制砂機應有盡有。
顆粒多相流模擬仿真及其在退役動力電池回收中的應用,鄂殿玉,江西理工大學,廢舊鋰電電池危害大卻價值高, 在國家“雙碳” 戰略指引下, 將退役動力電池資源化回收處理,利在當下、功在干秋!
馮毅,畢業于重慶大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從2013年至今,就職于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檢測工程事業部,一直從事汽車輕量化EVI、汽車新材料新工藝技術研發及應用推廣工作。先后參與汽車輕量化領域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10余項,行業橫向合作項目50余項,發表科研論文90篇、授權專利12項、牽頭或參與10項行業、團體標準制定、7部學術專著編撰。先后榮獲相關省部級、行業級科技榮譽獎項2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