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礦
采礦
選礦
通用
火法冶金
濕法冶金
電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復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廢水處理
大氣治理
固/危廢處置
土壤修復
物理檢測
化學分析
力學檢測
無損檢測
失效分析
環境檢測
綜合
李金輝,中南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博士畢業,江西省“井岡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西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 “寶鋼優秀教師”。從事資源高效利用、冶金物理化學新方法和新能源材料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4項。發表高水平論文5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1項,出版專著4部,制定江西省地方標準1項,獲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1項。
萬騫,現任職于武漢科技大學國家環境保護礦冶資源利用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主要聚焦戰略釩資源清潔利用與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領域,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項目4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發表SCI論文20余篇,相關成果被加拿大Advance in Engineering(AIE)評為2018年全球熱點研究。入選湖北省“楚天學者”人才引進計劃,受邀擔任Gels雜志客座編輯及多個國際期刊審稿人。
馬升峰,包頭稀土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濕法冶金方向的技術帶頭人,兼任東北大學、內蒙古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礦冶工程、濕法冶金期刊的編委。多年來,一直從事稀土濕法冶金、資源綜合利用及環境保護新工藝的研究工作。參加省部級以上項目20余項,發表論文30余篇,獲得發明專利授權20余項。
韓俊偉,中南大學教授、博導,礦物工程系副主任,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訪問學者。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優青”等人才計劃。 主要從事廢舊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研究,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湖南省創新引領計劃等項目20余項。
王哲,高級工程師,包頭稀土研究院技術帶頭人,內蒙古大學碩導,主要從事稀土礦物濕法冶金技術開發工作,負責科技部重點專項子任務1項,參與國家級、省部級、企業橫向課題20余項,授權專利25項(含國際專利3項),核心期刊發表文章15篇,獲得稀土科學技術獎3項。
標題:彭祥玉
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