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礦
采礦
選礦
通用
火法冶金
濕法冶金
電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復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廢水處理
大氣治理
固/危廢處置
土壤修復
物理檢測
化學分析
力學檢測
無損檢測
失效分析
環境檢測
綜合
?高文成,博士,正高級工程師,有研資源環境技術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高級研究主管,兼任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釩資源清潔利用專業委員會委員、重有色金屬冶金學術委員會委員、再生資源戰略聯盟青年專家會委員、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科技項目評審專家。
朱霏,工學博士,冶金工程專業,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目前就職于有研資源環境技術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稀有金屬分離,高純金屬制備等。期間發表SCI六篇,第一作者3篇,單篇影響因子最高17.5,參與編著《鈦電解提取與精煉》,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一項,參與甘肅省科技重大專項一項等。
李燦華,安徽工業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生態安全與新污染物控制。 主要從事于生態安全與環境危害控制、尾礦資源化利用與生態修復技術等方面的研究。 主持湖北省武漢市重大成果轉化項目1項,武漢鋼鐵集團重大科技專項1項。目前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出版專著1部;已授權專利33項;獲省部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主持或制訂行業標準3項,參編國家標準1項。
楊坤副教授,至今在昆明理工大學工作。從事稀散金屬高效提取、冶金固廢資源化研究,研發國內首套酸泥處理系統,實現酸泥中全元素高價值回收;建立超聲強化含鍺氧化鋅煙塵提鍺關鍵技術原型,鍺浸出率提高至92.3%,單寧耗量降低40%。主持項目9項,發表SCI/EI論文35篇,授權發明專利36項,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
馬蘭, 教授, 碩士生導師,攀枝花市學術技術帶頭人。長期從事釩鈦新材料及釩鈦資源綜合 利用教學及科研工作。先后主持省市重大科技項目 15 項; 獲得國家發明/實用新型專利 40 余項, 實現成果轉化 12 項;主編出版專著/教材 2 部,發表論文 60 余篇。獲四川省人民政 府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 1 項, 國家級行業協會一等獎 2 項、 三等獎 1 項。
標題:應茁翔
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