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關單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自立自強科技創新的重要講話精神,突破“雙碳”形勢下有色冶金從基礎研究到工業化應用過程的關鍵科學瓶頸與技術難題,實現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滿足有色金屬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促進有色冶金清潔生產、節能減排與資源高效利用,加強高校、企業、研究院所的產學研合作交流;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中國有色金屬學會聯合主辦的“中國有色金屬冶金第七屆學術會議”定于2021年10月19-21日在陜西省西安市召開。
為助力有色冶金高質量發展,如何進一步嚴控電解鋁的天花板和銅鉛鋅的冶煉產能,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擴大再生有色金屬利用,爭取行業碳達峰超前;如何進一步開發和應用降碳技術,爭取達峰后的減碳超速;如何推進有色冶金產業的綠色健康發展以及環境保護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實現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清潔生產,已經成為有色冶金行業轉型升級的重大任務。
本屆會議以“‘雙碳’形勢下有色冶金綠色發展”為主題,圍繞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的重大需求、存在的重大科學和技術問題,結合國內外有色冶金科學技術的最新發展動態,交流學術思想,展示最新成果,研討相關領域和行業科技協同創新思路。
歡迎相關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科技人員等踴躍參加。
現將有關會議事項通知如下:
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
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
主辦單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
承辦單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學院
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
中南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東北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江西理工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陜西省有色金屬學會
會議時間與地點
時間:2021年10月19-21日
地點:陜西省西安市(具體會議酒店請見第二輪通知)
會議組織
會議名譽主席:邱定蕃、賈明星
大會主席:柴立元、王樹聲
執行主席:李林波、張洪國
會議顧問委員會:
主 任:
張國成 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工程院 院士
委 員:
劉業翔 中南大學,中國工程院 院士
陳 景 云南大學,中國工程院 院士
戴永年 昆明理工大學,中國工程院 院士
邱定蕃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工程院 院士
何季麟 鄭州大學,中國工程院 院士
張文海 中國瑞林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工程院 院士
孫傳堯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工程院 院士
邱冠周 中南大學,中國工程院 院士
段寧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工程院 院士
彭金輝 昆明理工大學,中國工程院 院士
聶祚仁 北京工業大學,中國工程院 院士
會議組織委員會(按拼音排序)
主 任:王樹聲
副主任:
郭學益 賀志輝 林泓富 劉 誠 劉朗明 劉玉強 倪紅衛 曲勝利 譚榮和 唐立新 王華 吳潤華 奚正平 熊柏青 楊斌 余剛 戰凱 張福成 張衛冬 鄭高清
會議學術委員會:(按姓氏首字母拼音排序)
主 任:黃小衛 中國工程院 院士
副主任:
車小奎 陳開斌 李會泉 李 劼 梁學民 邱廷省 蘇向東 孫占學 王成彥 王快社 徐盛明 楊 斌 張廷安 張一敏 趙中偉
委 員:
包申旭 曾 英 陳永強 豆志河 馮宗玉 韓桂洪 胡鴻飛 姜躍華 賴延清 李林波 廖春發 劉風琴 劉 恢 劉 濤 羅仙平 駱先慶 呂學偉 馬文會 閔小波 齊 濤 全學軍 孫 偉 田慶華 王海北 王瑞祥 王兆文 王 志 溫建康 席曉麗 謝 鋒 胥福順 徐寶強 徐志峰 楊洪英 張深根 鄭詩禮 朱慶山
會議主要內容
1.會議開幕式
2.院士報告、特邀專家報告
3.專題分會場交流
4.墻報展示交流
5.產品、裝備及成果展示
6.優秀論文獎頒獎
7.其他活動
征文內容、會議主題及投稿方向
1.有色金屬高端、綠色、智能冶金新思路與新方向;
2.有色冶金基礎理論;
3.有色金屬清潔冶金新技術、新工藝
4.有色冶金過程外場強化技術與反應工程;
5、有色冶金資源循環關鍵技術;
6.有色冶金高端產品制造技術;
7.有色冶金減污降碳與污染控制技術;
8.有色冶金測試技術和儀器儀表;
9.大數據、5G、人工智能、虛擬VR、云平臺技術的應用;
10.高效、節能、環保型冶金裝備制造、工程實踐及解決方案。
征文說明
1.會議將面向全國征集與會議主題相關的論文,同時歡迎國外機構與專家投稿,論文集出版不收取版面費;來稿截止日期在2021年10月12日,請將論文發至:ysjinshu@china-mcc.com,并命名為:“第七屆冶金會議+作者名”,出版日期在2021年10月19日;
2.未公開發表的論文,組委會擇優推薦至《中國有色金屬學報》《昆明理工大學學報》《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礦冶》《有色金屬科學與工程》《材料與冶金學報》《礦冶工程》等行業正刊優先發表。詳細格式請參照相應期刊、學報投稿要求;錄用論文版面費按期刊編輯部標準收取;
3.已公開發表的論文,組委會只收錄摘要,并擇優評選在會議上做現場報告交流,同時摘要編入會議文集,全文不會編入論文集;
4.所有報告均需提交中文摘要以及做報告專家的個人簡介(100-300字),會議將出版中文報告摘要集。
參加會議人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有色金屬行業著名專家及學者,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單位領導、科研人員及負責人;為有色金屬工業企業提供設備、材料、服務等的中外企業管理和技術人員;金融、信息、市場分析等行業有關單位技術人員;政府官員、新聞媒體(共計約600-800人)。
關于會議說明及其它
1.本次會議以學術成果、論文、口頭交流及墻報為主,大會分為特邀報告與分會報告(主題邀請報告、一般報告、申請報告),并設有提問與討論環節;
2.組委會評選出最優秀的十篇論文,授予“中國有色金屬冶金第七屆學術會議優秀論文獎”,不分等級,并頒發獲獎證書。特別指出,候選人為論文的最重要貢獻者或第一作者,年齡不滿35周歲;
3.墻報交流:本次會議設墻報交流版塊,請做墻報的代表自行打印墻報,會議現場提供展架,墻報尺寸為60cm(寬)*90cm(高);會議設立優秀墻報獎,評選數量為墻報總數量的10%;
4.歡迎相關公司及機構支持、贊助本次會議。會議將以在會議文集上刊登廣告、提供小型展位等多種形式,宣傳支持贊助單位,為支持贊助單位提供擴大市場、拓展業務的良機;歡迎各相關單位申請協辦本次大會及組織相關分會場。
5、會議報名:請參會代表掃描報名系統二維碼,自行網上注冊報名及預訂酒店。
組委會聯系方式
關于會議報名、贊助等事宜請聯系:
聯系人:馬金花
手 機:13810500273(微信同號)
電 話:010-68807371
傳 真:010-88796961
郵 箱:ysjinshu@china-mcc.com
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