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與山西富亨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署了合作協議,并共同為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品質鎂粉體材料中試基地揭牌。這一重要時刻,標志著雙方合作的正式開啟,也預示著雙方在鎂粉體材料領域的研究與應用將邁上新的臺階。
12月25日,國電電力在大連啟動了多個重要項目,包括分散式風電項目、熱電廠新建工程以及碳中和產業集群項目,總投資高達160億元。這些項目不僅標志著大連市在綠色發展和能源轉型上邁出了重要步伐,也體現了國電電力在央地合作模式上的創新和實踐。
12月26日,廣西首個海上風電項目——防城港海上風電示范項目A場址工程正式全容量并網發電,標志著該項目成為廣西海上風電發展的多個“第一”。該項目由廣投集團旗下的廣西能源集團投資,位于北部灣海域,裝機容量達70萬千瓦,建設83臺8.5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配套220kV海上升壓站和陸上開關站。自2023年3月啟動以來,項目建設進展迅速,創造了我國全嵌巖海上風電項目建設的最快速度。項目每年可提供約20.6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顯著減少煤炭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展現出良好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近日,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正式公布了2024年度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的認定名單,天華新能憑借其在液流電池領域的卓越貢獻與深厚實力,成功榮登此榜,被正式認定為江蘇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
12月28日,三峽能源的內蒙古包頭50萬千瓦風電項目成功并網發電。這個項目位于包頭市,擁有60臺6.7兆瓦和16臺6.25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以及一座220千伏升壓站。預計年發電量達18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55.6萬噸標準煤,減少151.7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對促進當地經濟和環保具有顯著影響。
杭州柯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柯能新能源”)在錢塘芯谷隆重宣布,其年產100MW的鈣鈦礦光伏組件產線已正式投產。本次投產的生產線,是浙江省內首條具備百兆瓦級生產能力的鈣鈦礦光伏組件產線,不僅填補了浙江省在該領域的空白,也展示了柯能新能源在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方面的強大實力。
九龍萬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表現尤為搶眼。今年,該公司產銷兩旺,全年氧化鋁產量預計將達438萬噸,產值有望突破160億元大關,再創歷史新高。目前,公司四條生產線均保持滿負荷運轉,1400多名員工全員在崗,共同為沖刺年度目標而努力。
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近日宣布,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有限公司成為中電建共和100萬千瓦光伏光熱項目DCS設備采購的中標候選人。該項目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海拔約2872米,采用熔鹽塔式技術,儲熱時長8小時。杭州和利時將負責提供DCS系統及其附屬設備,包括設計、制造、運輸、安裝指導和技術支持等。
近期,西北地勘院(力達公司)甘肅分院在甘肅省境內成功探明一處大型石英巖礦,新增資源量超過3000萬噸。這一發現經過甘肅省與酒泉市兩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的聯合評審,確認了其資源的豐富性和開發的可行性。
12月27日,合盛硅業在昭通市的水電硅循環經濟項目迎來了重要里程碑,其40萬噸工業硅生產線正式點火投產。合盛硅業昭通項目的成功投產,不僅是對昭通市硅礦資源優勢的充分利用,也是合盛硅業在硅基新材料領域持續深耕、擴大產能的重要體現。
12月26日,我國首個國家級海上風電研究與試驗檢測基地在福建正式投運。該基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傳動鏈平臺,具備國際先進的測試能力,能夠進行25兆瓦級風電機組的全工況模擬試驗。作為國家能源局授權的唯一檢測中心,基地將為海上風電提供全面的技術驗證服務,推動產業鏈的創新與升級?;氐慕ㄔO將促進福建海上風電產業的發展,助力形成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產業集群,提升技術水平和產業韌性,為福建建設海洋強省提供有力支持。
12月27日,山東華電聊城九標段風電項目開工,標志著山東省“十四五”首批陸上風電項目的重要進展。該項目占地108畝,裝機容量343.75兆瓦,總投資約26億元,并將配建100兆瓦/200兆瓦時的儲能系統。預計每年可提供8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相當于減少26萬噸標煤消耗和7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為地方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注入新動力。
12月27日,中科電氣發布公告,宣布對公司2021年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基地項目”的資金規模進行調整。此次調整旨在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
江西經緯恒潤項目是由北京經緯恒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緯恒潤,股票代碼:688326)與江西江鈴集團晶馬汽車有限公司攜手共建的。該項目旨在充分利用雙方在技術和市場上的優勢,共同滿足國內外市場對高性能汽車電子和新能源電池的迫切需求。
近日,微導納米公司發布了一則關于合同進展的公告,揭示了其與客戶國康新能源之間的合作關系可能遭遇重大變故。據悉,國康新能源已被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且該申請已被浙江省長興縣人民法院受理。這一消息無疑給微導納米與其簽訂的數億元TOPCon電池設備銷售合同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氮化鋁透明陶瓷(ALON)是一種新型材料,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相關探索。它硬度高、強度大,能抵擋大威力子彈。美軍曾想用其造透明防彈鎧甲,它還可用于導彈整流罩等,因價格因素暫未廣泛民用。
泊里鎮人民政府攜手浙江杭泰數智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決定在泊里鎮全域投資10億元,建設規模達40MW的光伏發電與制氫一體化項目。這一決策不僅體現了雙方對新能源領域的深刻洞察,更彰顯了共同推動氫能產業發展的決心。
12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能源局正式揭曉了2024年新能源回收指標再分配的項目清單。該局發布了《關于2024年新能源回收指標再分配項目建設方案的通知》,詳細闡述了此次再分配項目的具體情況。
主營鋰電新能源原料業務的中礦資源公告兩項子公司投資規劃,涉及銅礦與多金屬循環回收,規模超57億元。Kitumba銅礦項目預計2026年底投產,多金屬項目處理含鍺、鎵、鋅渣。公司或因鋰電業務價格下跌加速“非鋰”布局。
日本化工企業積水化學與日本開發銀行共同投資大規模生產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項目投資約合人民幣145億元,政府補貼一半。計劃2027年啟動產線,2030年擴產,鈣鈦礦薄膜輕但推廣需解決性能與成本問題。
綠氨”是一種通過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生產的環保氨氣,其生產過程摒棄了化石能源,實現了溫室氣體零排放,具有顯著的低碳特性。氨氣是氮氣和氫氣反應生成的化學物質,傳統氨生產依賴天然氣,而“綠氨”則使用可再生電力生產的“綠氫”與空氣中的氮氣合成。
卡倍億消息稱,全資子公司卡倍億智聯按計劃推進研發生產,提升研發水平、增加設備投入并與下游客戶溝通。目前高速銅纜項目處于送樣階段,待獲得客戶訂單后,將開始批量生產相關產品。
正平股份發布消息,2024年12月26日,其全資子公司格爾木生光礦業與青海省自然資源廳簽訂《采礦權出讓合同》,出讓方式為探礦權轉采礦權,涉及鐵、銅、鋅礦種,設計地下開采,生產規模40萬噸/年,服務年限16年。
兆龍互連在機構調研時透露,其高速銅纜及組件研發進展順利,持續深化400G、800G及更高速率產品開發優化,還著手新一代224G產品開發與可靠性驗證。國內高速產品主要客戶為阿里、百度等頭部互聯網企業。
為應對鎳價下跌,印尼政府考慮大幅削減鎳礦開采指標,或減至1.5億噸遠低于今年計劃。減產計劃存爭議,且與前任政策相悖。鎳價持續低迷,指標減少或使形勢不利,也是保護鎳儲量措施之一。
12月26日,中鋁青海分公司“600kA項目”兩臺電解槽通電,年產50萬噸電解鋁生產線正式投產。項目于2024年5月開工,建設者克服極端天氣影響,7個月完成建設,創造中鋁新速度,實現從老舊生產線到世界一流的跨越。
今年前11個月,六師鋁業表現亮眼,完成原鋁、發電、碳素生產任務,實現產值368.6億元。其依托園區構建“煤電鋁一體化”循環產業鏈,電解鋁項目采用節能技術,已建成試運行,助力節能減排。
12月27日消息,博威合金在相關交流中表示,其開發的高強高導高速連接器材料是算力服務器銅連接核心材料,電子器件屏蔽材料對通訊器件至關重要。公司專長于精密細絲合金線生產,0.3mm鍍銀線非目標產品。
近日,核理化院經數年攻關,首次制備出克量級豐度超99%的鎳 - 64同位素,我國在新型穩定同位素研究達世界領先水平。因掌握該技術國家極少,鎳 - 64昂貴。同時,我國借此實現了銅 - 64國產化。
12月27日,,中節能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節能風電”)正式發布了其察右前旗(興和縣)50萬千瓦工業園區綠色供電項目獲核準的公告。這一公告標志著節能風電在綠色能源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