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六冶科技重工有限公司緊緊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公司在鋁模板市場和鋁結構市場的業務優勢,以數智化轉型為突破口,深入推進“擴大鋁應用”戰略,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德國研究人員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上報告說,他們發明了一種新的合金冶煉工藝,能一步到位將固態的金屬氧化物制成塊狀合金。該技術不需要提煉金屬后熔融、混合,有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節約能源。
近日,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在桂西南達愛礦區外圍成功鉆獲優質錳礦。這是繼去年在該地區發現大型錳礦之后的又一重要突破,為我國錳礦資源的勘探和開發提供了有力支持。
9月24日,全球領先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與中國建材集團正式簽署了一份為期五年的合作框架協議。此次協議的簽署旨在共同探索并開發在先進材料和產業發展領域的新機遇,以推動雙方的持續發展。
近日,浙能集團在西藏嘉黎縣成功并網發電首個新能源項目——浙能嘉黎縣倉康50兆瓦光伏儲能項目。在浙江省對口支援那曲三十年之際,為“世界屋脊”送去了源源不斷的綠色能源。這一項目的順利實施,對于推動西藏地區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高當地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實現全球能源結構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浙江杭州建德市大洋鎮華洋110千伏光伏電站項目一期并網發電。該電站占地面積1800畝,總投資6.7億元,是浙江省“千項萬億”工程的示范項目之一,電站配套送出工程由國網杭州供電公司負責建設,共計新建12.38公里110千伏輸電線路、35基鐵塔,設計裝機容量155兆瓦,是目前杭州地區容量最大的光伏發電站。在項目推進過程中,供電公司、屬地政府、業主方華電福新能源公司等方面緊密合作,共同克服時間緊迫、地形復雜、施工難度大等挑戰,確保項目按期投產。
記者從廈門海事局獲悉,2024年1-8月,廈門港鋰電池出口量完成2.74萬TEU,創下歷史新高,占全省鋰電池出口量的94.0%,口岸出口產值超670億元。集裝箱式鋰電池儲能系統出口近400TEU。
近日,孚能科技在廣州的“超級工廠”正式揭開試投產的序幕。這一里程碑事件不僅標志著企業實力的顯著提升,更預示著廣州在構建千億級動力電池及萬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征途上邁出了堅定而有力的一步。
徐工汽車在2024年8月新能源重卡銷量榜上力壓群雄,成功拿下2024年第5個新能源重卡月度銷售冠軍。這是對徐工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充分認可,也是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鼓舞。
據悉,目前中國的鈣鈦礦光伏電池市場主要由日本企業掌握。然而,隨著國內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市場的逐步成熟,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看好這一領域的發展前景,紛紛加大投入力度,試圖在鈣鈦礦光伏電池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據最新一期《自然·可持續性》雜志報道,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領導的多機構團隊開發出一種革命性低成本陰極材料——氯化鐵,其成本僅為典型陰極材料的1%—2%,但可儲存相同數量的電量。該項成果將極大地改善電動汽車市場以及整個鋰離子電池市場。
近日,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維多多在西加里曼丹省隆重啟動了一項總投資額高達9.41億美元的治煉級氧化鋁廠項目。這一項目標志著印度尼西亞在鋁產業鏈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將有助于滿足印度尼西亞國內及周邊國家對鋁產品的需求,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該項目由國有礦商Aneka Tambang和國有鋁生產商Inalum攜手合作,共同打造。Aneka Tambang是印度尼西亞最大的礦商之一,擁有豐富的鋁土礦資源。Inalum則是印尼最早的鋁生產商之一,擁有成熟的鋁生產工藝和豐富的經驗。雙方此次聯手合作,旨在提升印尼鋁產業的競爭力,實現鋁產業鏈的自給自足。
近年來,水系鋅碘電池因具有顯著優勢,引起科研人員的廣泛關注。鋅碘電池中使用的水系電解液能大大提高電池的安全性,避免電池在使用過程中發生電解液毒害、爆炸等問題。同時,鋅碘電池的比容量高,鋅和碘元素在地殼中的自然儲量極其豐富且獲取途徑相對簡單,大大降低了鋅碘電池的使用成本,便于實際應用。
近日,俄羅斯諾里爾斯克鎳業股份公司(Nornickel,簡稱“諾鎳”)在圣彼得堡宣布了一項重要戰略舉措——成立電動汽車電池研發中心。這一決定標志著諾鎳正式涉足電池生產領域,特別是專注于含鎳正極活性材料的研究與開發,旨在為未來建立電池材料生產設施項目奠定堅實基礎。諾鎳此次進入電池制造領域,無疑將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電動汽車產業鏈中的地位。同時,這也將有助于推動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據了解,豐田正積極獲取日本官方批準,計劃將固態電池的生產時間也提前至2026年。隨后,豐田宣布已與日本能源名企出光興產達成協議,表示中國電動汽車已構不成威脅。這表明,面對中國在新型固態電池領域的突破性進展,豐田并未選擇坐視不理,反而加大了自己的投入力度,企圖通過提升自身的技術研發能力來抵消中國的威脅。
9月20日,金羽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推出一款名為“扶搖”的高功率半固態電池。這款電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低的內阻和更長的循環壽命,將為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等領域提供更優質的解決方案。
近期,恩捷股份再次加大海外產能布局力度,投資建設新的生產線。時隔3個月,國內電池隔膜王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恩捷股份”,002812.SZ)再次加碼海外產能布局。今年至今,該公司已兩度公開披露海外投資擴產,投資金額共計約55億元人民幣。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強,低碳生活已成為時代潮流。在這個過程中,廢舊電池的處置問題日益引起廣泛關注。近日,“不忘來時路 奮進新征程”網絡主題調研采訪團來到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入探訪贛州賽可韋爾科技有限公司如何“變廢為寶”,實現廢舊動力電池綠色循環利用。這一舉措不僅有助于環境保護,還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太陽能光伏發電作為清潔能源的一種重要形式,正逐漸成為全球綠色轉型的關鍵驅動力。盡管太陽能電池板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但它們并非盡善盡美。為此,科學家還在孜孜不倦探索新技術,力求使其更高效、更可靠。近日,the cool down網站報道了研究人員今年取得的五大極具發展潛力的太陽能創新技術突破,這些突破將進一步推動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的發展。
近日,美國能源部宣布,將向美國15個州的20個項目投資約6200萬美元,以推進下一代清潔氫技術的研究、開發、示范和應用。這一舉措旨在加速清潔能源的發展,降低碳排放,助力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近日,海南大學田新龍和楊金霖教授領導的“海洋清潔能源”創新團隊取得了一項重要突破,他們成功研制出了一種基于天然海水電解液的超長循環壽命、可重復充電的氯離子電池。這一成果標志著可逆陰離子存儲電極技術的重大突破,是對可持續水系電池的一次革新,有望為深遠海領域的電能儲備與供應提供解決方案。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化學學會雜志》。
9月24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發布消息,該所在儲能技術研究部(DNL17)李先鋒研究員和劉濤研究員的團隊近日取得了一項重要突破,他們成功地在高功率密度全釩液流電池電極研究領域做出了新的探索。這項研究成果的核心是開發出一種鉍(Bi)單原子負載石墨氈電極,這一新設計的電極材料為高功率密度全釩液流電池電極材料的設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9月23日,磷酸鐵鋰行業龍頭萬潤新能(688275.SH)發布公告,公司計劃出資16,764.41萬美元,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開展“萬潤新能美國新能源正極材料及其產業化研發中心項目”,規劃建設年產5萬噸磷酸鐵鋰。此舉顯示出萬潤新能在新能源領域的長遠發展規劃,以及其對于推動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決心。
9月19日,江西升華新材料有限公司迎來了重要的里程碑。該公司首條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線順利點火試產,標志著企業年產20萬噸新型高壓實磷酸鐵鋰及配套主材一體化項目正式進入生產運營階段。項目建成后,將有助于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的發展,對于實現能源結構的優化和環境污染的減少具有重要意義。
9月20日,深圳市聚能永拓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能永拓”)的全資控股子公司——聚能永拓(珠海)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珠海市高欄港經濟區隆重舉行了年產5000噸鹵水提鋰專用鋰離子吸附劑項目的投產儀式。該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人民幣,標志著聚能永拓在鹽湖提鋰技術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年產量將達到5000噸規模,為新能源行業提供了強有力的鋰材料供應保障。
2024年9月23日,印度尼西亞總統Joko Widodo親自出席了西努沙登加拉省Amman Mineral Internasional公司旗下總投資額達14億美元的銅冶煉廠開工儀式。此次活動不僅標志著印尼在銅加工產業上的重大突破,也彰顯了印尼政府對于推動本土金屬加工業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堅定決心。
鋁合金由于輕質、高強及加工性能良好,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雙極板中具有應用前景。然而,酸性高溫條件下,活性鋁合金表面極易腐蝕,影響雙極板的傳導性,制約電池使用穩定性和安全性。目前,針對雙極板表面防護涂層主要包括金屬涂層、導電聚合物復合涂層和非晶碳層。金屬涂層采用磁控濺射等方法構筑,其制備要求高,成本高;導電聚合物復合涂層填料均勻分散困難;非晶碳層兼具防腐和導電性,是雙極板表面防護的理想選擇。目前非晶碳層主要是噴涂和磁控濺射制備,低的制備速率、低穩定性及弱結合強度是目前應用的挑戰。
9月20日,江西省永新縣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與東莞市銀天新能源有限公司在永新縣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簽約儀式。此次簽約標志著雙方將在新能源產業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