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活性炭吸附再生系統投炭器,包括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上端設有連接炭車的進料管,直管下端周側設有若干個均勻布置的投炭管,在直管內部設有與投炭管配合使用的分料板,所述分料板的橫截面為十字型,分料板將直管內部分呈若干個進料腔,所述進料腔連通投炭管。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再生系統投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上端周側設有拉耳。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再生系統投炭器,其特征在于:在直管下端還設有堵頭,所述堵頭穿插連接直管。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再生系統投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頭為錐形。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再生系統投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管為錐形。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再生系統投炭器,其特征在于:在進料管上端設有連接法蘭。 說明書: 一種活性炭吸附再生系統投炭器技術領域[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活性炭吸附再生系統投炭器。背景技術[0002] 活性炭吸附及再生工藝為工業廢水深度處理的重要環節之一,其前段生化+物化處理工藝出水為活性炭吸附工藝進水,屬“不易”生化廢水,其工藝考核項目主要為COD,要求:出水COD≤30mg/L。[0003] 活性炭吸附裝置共有n組,每組安裝8個PP材質吸附器,每個吸附器控制平面尺寸3.0m×3.0m,下部為60度8棱倒錐,每組裝煤質粒徑1~5mm大小顆粒活性炭256m3約115t,吸附組由進水管經電動堰門進入吸附池,并沿進水管到布水裝置與活性炭充分混合。吸附處理水自三角堰排入出水井并排放。吸附組飽和后,利用空氣提升泵通過轉換器將飽和炭提出,輸送至微濾機,脫水后經斗式提升機提升入飽和炭(濕)料倉,再經活性炭再生爐再生,再經冷卻機、斗式提升機進入再生炭(干)料倉,由水射器輸送至已抽空的吸附池。整個“吸附”及“再生”過程,活性炭在一個密封的系統內全自動連續運行,但是對于活性炭投放不精確。實用新型內容[0004]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實現炭車輸送來的再生顆粒活性炭往每個單元精準投放,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活性炭吸附再生系統投炭器。[0005]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實現的:[0006] 一種活性炭吸附再生系統投炭器,
聲明:
“活性炭吸附再生系統投炭器”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