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自然崩落采礦的底部受礦結構,包括在豎直方向自上而下將礦體劃分為拉底水平和出礦水平,拉底水平和出礦水平間設置有礦柱,礦柱中開鑿出礦穿脈,拉底水平高于出礦水平一定距離布置兩條平行拉底巷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底巷道設置扇形炮孔;平行出礦穿脈一定距離開鑿連續受礦塹溝巷道,出礦穿脈與塹溝巷道間為出礦聯道聯通,出礦聯道等距非對稱交錯布置,所述塹溝巷道隨著生產的需要,進行扇形炮孔爆破后形成連續“V”型聚礦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崩落采礦的底部受礦結構及采礦方法,其特征在于,拉底水平巷道高于出礦水平穿脈18-25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崩落采礦的底部受礦結構及采礦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鄰兩條出礦聯道間的距離為15-20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崩落采礦的底部受礦結構及采礦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鄰兩條出礦穿脈間距為28-35m,連續“V”型聚礦溝兩側坡面角>55°。
5.自然崩落采礦方法,其特征在于,出礦巷道為垂直礦體或平行礦體布置,具體包括以下采礦步驟:
(1)將礦體在豎直方向由上而下劃分為拉底水平、出礦水平和運輸水平,拉底水平上設置有拉底穿脈巷道,拉底水平和出礦水平間設置有礦柱,礦柱中開鑿平行的出礦穿脈和塹溝巷道,出礦穿脈與塹溝巷道間采用出礦聯道聯通,出礦聯道等距非對稱交叉布置于出礦穿脈與塹溝巷道之間;
(2)拉底穿脈巷道布置上向扇形炮孔,后退式爆破形成的松散崩落礦石,在施工好的塹溝巷道中對應上部已拉底形成松散礦石位置布置上向扇形炮孔并進行爆破形成“V”型聚礦溝,上部松散崩落礦石流入“V”型聚礦溝中;后期采礦生產根據生產計劃逐步對“V”型聚礦溝前后方向一側或兩側分別逐排爆破推進至礦體邊界,最終形成一條聯通的“V”型連續聚礦溝;
(3)出礦設備通過出礦聯道鏟裝聚礦溝中爆破或自然崩落下來的松散礦石,倒入出礦穿脈內溜井,在運輸水平將礦石運出地表。
說明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適宜采用自然崩落開采的礦山領域,具體涉及自然崩落采礦的底部受礦結構及采礦方法。
背景技術
自然崩落采礦是通過拉底水平鑿巖爆破一薄層礦體,利用充分利用自身構造特點和應力作用導致上部礦體內部裂隙逐步發育破壞垮塌,崩落松散的礦石在出礦層不
聲明:
“自然崩落采礦的底部受礦結構及采礦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