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新材料的制造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之一,歷史上材料技術的更新換代都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的生產力,并改善了人們的生活。1909年粉末冶金法使得延性鎢的制造成為可能,從此鎢絲白熾燈走進千家萬戶,開創了照明的新時代。歷經一個世紀,粉末冶金作為一門獨特的材料制造工藝得到了蓬勃發展,已成功制造出高性能結構材料、高級磁性材料、生物工程材料、能源及納米材料等,在機械、汽車制造、航空航天及國防軍工等行業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1-4]。
當前,世界工業發達國家在經歷2008年以來的金融危機與經濟蕭條之后,紛紛提出并實施“再工業化”戰略。而且,信息技術與制造業開始深度融合,對產業變革的影響深遠,各國都在大力推動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三維(3D)打印、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技術的發展,力爭在新一輪制造業競爭中取得優勢。我國也處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時期,雖然制造業規模居世界第一位,但大而不強,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等工業基礎能力薄弱,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為此,國務院出臺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了我國制造業自主發展的宏偉藍圖,其中以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種無機非金屬材料和先進復合材料為代表的新材料被列為重點突破的發展領域之一。同時,《中國制造2025》強調了加快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推進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的綠色制造理念。因此,新材料的開發也要求努力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粉末冶金具有近凈成形與節能高效的特點,是典型的綠色制造技術,盡管傳統的鐵基粉末冶金占整個行業7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難熔金屬、磁性材料、粉末高溫材料等已成為重要組成部分,3D打印材料、醫用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也十分活躍。國家對制造業創新發展的規劃為我國粉末冶金材料及其制備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也帶來了全新的挑戰。本文簡要介紹粉末冶金行業的發展現狀,著重探討粉末冶金材料及制備技術的發展動向。
2傳統粉末冶金行業現狀
2.1 鐵基粉末及結構零件
鐵基粉末冶金是現代粉末冶金的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其制品多數用于汽車、機械及家用電器的零部件等,全球的鐵基粉末冶金市場主要有北美、歐洲、日本和中國。自2010年起北美的粉末冶金產業的大多數部門開始
聲明:
“粉末冶金材料及其制備技術現狀與新動向”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